庆祝建党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获奖人员名单 |
|
|
|
|
|
作者姓名 | 题 目 | 平均分 | 名次 | 获奖等次 |
余炳江 王武文 唐志英 | 革命烈士黄齐生的家教家风及当代价值研究 | 85.2 | 1 | 一等奖 |
秦 朗 | “弄染协定”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 84.4 | 2 | 一等奖 |
罗 强 王 俊 李 波 李 娜 | 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群众观及新时代价值 | 84.2 | 3 | 一等奖 |
黎跃棋 | 青年王若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心路探析 | 83.6 | 4 | 二等奖 |
郭青青 | 从三力看党如何领导人民完成脱贫攻坚伟大任务——以紫云县为例 | 82.8 | 5 | 二等奖 |
董 旭 | 贵州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模式的历史逻辑与多维主体机制研究 | 82.6 | 6 | 二等奖 |
王宇 | 认识与传承:三线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研究——以安顺市F厂为例 | 82.2 | 7 | 二等奖 |
张光红 肖永梅 | 顶云经验的产生、发展及当代价值 | 82.2 | 7 | 二等奖 |
黎进深 | 论王若飞的优秀品格及对党的理论贡献 | 82 | 9 | 二等奖 |
刘 娟 杨小宁 | 浅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紫云革命的统战经验 | 81.4 | 10 | 三等奖 |
李开权 | 浅析党在安顺100年形成的重要经验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 81.2 | 11 | 三等奖 |
许 彬 | 抗战时期安顺地下党对群众路线的创新实践及其启示 | 81 | 12 | 三等奖 |
张国超 | 探析紫云彻底撕掉贫困标签之根本秘钥 | 80.8 | 13 | 三等奖 |
李洪亮 | 红军长征过安顺是伟大长征精神的生动反映 | 80.4 | 14 | 三等奖 |
王德琴 | 天道酬勤,没有苦,那有甜 ------板贵精神体现的时代价值 | 80.4 | 14 | 三等奖 |
王天锐 刘 莹 | 发扬长征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 80.4 | 14 | 三等奖 |
伍绍金 | 消除农村贫困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基础 ——西秀区轿子山镇厦耳村脱贫攻坚侧记 | 80.2 | 17 | 三等奖 |
袁成佳 薛 芮 | 建党100年以来安顺市生态文明建设坚守与变革 --- 续写生态富美新篇章 | 80 | 18 | 三等奖 |
杨敏敏 | “三线建设”在安顺的当代启示及其精神的时代价值 | 79.6 | 19 | 优秀奖 |
杨明浩 | 浅析建党以来安顺旅游发展实践 | 79.6 | 19 | 优秀奖 |
王 谦 | 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研究——以安顺市镇宁县为例 | 79.4 | 21 | 优秀奖 |
张信通 | 中国共产党领导安顺旅游业发展纪实——以改革开放至今为中心 | 79.2 | 22 | 优秀奖 |
张宏杰 | 红军疾驰安顺是长征的重要一环 | 79.2 | 22 | 优秀奖 |
岑 思 | 黄果树旅游区农旅融合 振兴乡村路径渠道浅显探究 | 79.2 | 22 | 优秀奖 |
陈 燕 |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问题研究——西秀彩虹社区“彩虹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79.2 | 22 | 优秀奖 |
胡德江 | 梭筛精神启示录 | 78.4 | 26 | 优秀奖 |
张桂芬 | 传承若飞品质 激励奋斗之志 | 78.4 | 26 | 优秀奖 |
郭正伦 | 提高村级组织威信初探 ——以平坝区夏云镇小河湾村为例 | 78.2 | 28 | 优秀奖 |
龙德祥 | 党建引领与安顺乡村的经济振兴路径 | 78.2 | 28 | 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