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 闯新路人才是关键时间:2022-03-21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 闯新路人才是关键 □张桂芬 新国发2号文件准确把握贵州“脉搏”,站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进一步明确贵州推进跨越发展的努力方向、目标任务和方法途径,为贵州发展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给予了明确的政策支持。其中提出要探索多元化柔性人才机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也就是要用好用活人才,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继续完善凝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提供人才保障。 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人才的重要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辈出主要原因在于采用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遵循“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不问其出身,唯才是举,唯能是用,让许多出身卑微却有真才实学的贤能之士能登上政治舞台。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破除体制壁垒,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优秀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毫不夸张地讲,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世界经济论坛近年来发布的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强调,在决定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方面,创新、人才开发和制度保障继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其核心都在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激发人才的活力,让人才参与到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来。也就是说,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拥有顶级的人才队伍,如何充分激发他们的活力?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要注重人才使用 “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只有合理使用才能创造价值,从而成为“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在人才工作中,无论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集聚人才,其根本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用好人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充分激发人才的活力和创造性,其重中之重就是坚持以用为本,解决不重视使用现有本土人才、选人用人观念滞后、人才短缺、人才使用不足、人才浪费突出等问题。“用人得当,就要科学合理使用干部,也就是说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就是要充分挖掘每一个人才的优势,发挥其长处,用当其长、用当其时、用当其位,反对浪费人才。 据调查,当前,一些基层单位在引进人才时,特别强调引进学历较高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主要是为了调整该地区的人才结构和学历结构。有关单位在引进人才时要考虑到学历结构,也要认真思考怎样将人才培养好用好,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在提供良好工作的环境前提下,激发人才的危机感、责任感和压力感。 通常情况下,每个单位部门里每个岗位的设置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只要按岗位职责去完成工作即可,但是,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有些机关单位呈现出较繁杂的人员结构,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够对岗位合理安排,岗位分工不明确,从而造成人员工作的随意性较大。不但影响工作的开展,而且还会使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恶化、相互抱怨,更谈不上激发人才活力。 同时,要大力解决现行人才体制机制中阻碍人才顺畅流动的问题。 三、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人才使用对策建议 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确实是决定贫富的关键。”因此,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开发人才资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各类人才尽显其能,真正做到珍惜爱护人才、充分信任人才和放手使用人才,从而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增强人才在工作中的责任感。责任是一种舍我其谁、勇往直前的使命担当,一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劲头。在工作中,员工的智慧固然重要,但更为可贵的是勇于负责任的精神,在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现象,这些现象主要是深受责任缺失之害,从而导致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单位的工作效率。作为领导者,要激发人才的工作创造性,必须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出发。一是要有执行严明的规章制度,用严格的制度来监督和管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更要有完善有效的过程控制方法和考核办法,用长效机制来督促和激励员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只要每名员工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单位的工作效率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二是要消除不健康的团队文化,应坚决杜绝精英圈子主义,让所有员工感受到单位组织的关怀和重视,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增强工作责任感。 完善用人的体制机制。“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一再表明,“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用当其位,一方面,要为各类人才的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机会和竞争平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使人才在合理的流动中找到发挥作用的最佳位置。一是严格按照岗位需求进行设置,控制编制数量和领导职数,保证不超编;并且要注重岗位分类,根据岗位职责调整岗位结果,分清主次,让管理更有对应性,能够更好的优化管理。二是因事设岗,精简岗位,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真正实现人才的稳定与发展。 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环境之于人才,犹如水之于鱼、林之于鸟,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良好的用人环境,即对内要有凝聚力、向心力和驱动力,以此发挥人才的作用;对外要有吸引力、竞争力和生产力,以此提升人才的综合实力。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用人环境,应做到充分激发普通人才的工作创造性,因为在单位精英人才毕竟只占少部分,充分激发普通人才的工作创造性尤为重要。充分激发普通人才的创造性是领导者需具备的不可或缺的素质,虽然创造性是人才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但是该特征却不是每个人才每时每刻都能显现出来的,这就需要领导者去激活,只有让人才的创造活力处于激发状态,人才的最大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要营造一个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坚持以用为本的用人理念。摒弃现实工作中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对各类人才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创造平台让各类人才尽显其能,真正做到珍惜爱护人才、充分信任人才和放手使用人才。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要让各类人才都受到诚心对待,积极营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环境。人才的竞争并不是“价高者得”,而是“心诚则灵”。不管是高端人才还是基础性人才,领导者都应该主动服务,一视同仁,用真诚去打动他们,对自己手底下的人才,要真正做到用感情留人、用事业拴心留人,不怠慢任何一个人才,让人才感受到领导者惜才如金的用人态度。 充分激发人才的工作主动性。一是发展创造性团队的协作精神。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领导者要学会用人之长,将普通人才放到优秀团队中去,在优秀的团队里面,普通人才会发现自身能力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只有人才有主动付出智慧的意愿和行动才能更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那些专攻术业的偏才,不是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而是发挥优势、用其所长;对那些个性鲜明的“怪才”,不是心存顾虑、拒之千里,而是包容谅解、大胆使用;对那些多专多能的全才,不是嫉妒诋毁、打压排挤,而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人才投桃报李。 二是培养人才的“主人翁”意识。优秀的领导者善于运用人才的主人翁意识形成“融合动力”,让每一位人才明白,只有努力工作才能为自己带来想要的一切。这就要求领导者不仅要把人才放到优秀的团队里面去,还要给人才下放一定的权力,让他们有工作的自主权,让每个人才都是领导,不让他们被头衔和职位所限制,从而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为发挥人才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留下广阔的空间,最终实现人才的自我激励。 总之,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人才是关键,一要坚持用事业拴心留人,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晋升的空间,重视对人才的投入和培养;二要完善岗位设置,因事设岗,优化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人才的稳定与发展;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才切身利益、助力人才成长、关爱人才身心健康,增强广大基层人才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作者单位:中共安顺市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