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平台 >>党校声音 >> 奋发有为开启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新征程
详细内容

奋发有为开启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新征程

时间:2022-11-17     作者:朱柏成【转载】   来自:学习时报

奋发有为开启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新征程

作者:朱柏成      来源:学习时报


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培养领导干部的学校,要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最重大的政治任务与最光荣的职责使命,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应有的作用。
  坚守新时代新征程党校使命担当,在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当先锋作表率
  北京市委党校要更加自觉地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对党校发展的新要求,更加有力地扛起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深入实施“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科研水平、一流的资政能力、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管理服务、一流的校风学风”行动计划,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当先锋、作表率。
  组织实施教育者先受教育、培训者先受培训行动,夯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根基。育人先育己、育才先育心。制定实施教职工轮训计划,充分运用专题培训、主题读书会、党日活动、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推动广大教职工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知原义,深刻认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全面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精准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刻领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时刻牢记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切实在掌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做到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组织实施二十大精神“三进”行动,扎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推进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中心任务全链条设计,发布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课程研发指南,制定二十大精神教学大纲,建立二十大精神教学体系。把学习二十大精神作为教育培训的必修课,设立二十大精神专题教学板块,组织二十大代表上讲台,创新二十大精神教学形式,确保进课堂有声有色。精心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轮训,加强学员教学管理,完善学学相长、教学相长学习机制,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学、持续学、深入学、带着感情学、带着思考学,在党员干部中掀起学习二十大精神热潮。
  组织实施二十大精神理论研究行动。开展二十大精神理论研究工作,组建研究小组,统筹学术骨干力量,以专班机制推进二十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和思想观点阐释。研究制定二十大精神理论研究指南,精心策划选题,加大研究力度。加强二十大精神理论研究的国家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攻关,形成高水平研究成果。用好学报、校刊理论研究平台,开设二十大精神理论研究专栏,调动更多科研力量集体攻关。广泛动员特聘专家、顾问、主体班学员等力量,形成跨部门、跨系统、校内外协同的研究格局,构建二十大精神研究学术共同体。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建设,用好“三报一刊”理论研究机制,推出更多理论阐释成果。举办二十大精神研究高端论坛,加强学术交流,共享学术成果。
  组织实施二十大精神实践促进行动,讲好二十大精神实践故事。自觉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研究,充分展示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聚焦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紧扣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紧围绕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生动实践、涌现出的新鲜经验,下大力气加强研究总结和提炼,为落实二十大精神提供理论供给、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围绕首都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大力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积极产出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成果,更好地服务中央及市委重大决策需求。
  组织实施二十大精神学习“走出校门”行动,推动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积极推动学习研究二十大精神“出部门、出校门、出系统”,组织党校骨干力量,深入企业、机关、校园、社区,广泛开展二十大精神宣讲。强化宣讲的针对性、生动性、思想性,联系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把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人民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走进群众身边做宣传、做研究,围绕群众关切解难题,回应群众需求出精品,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让二十大精神在群众身边鲜活起来。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党校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铭记“业为谁兴、言为谁立、功为谁建”,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战略部署上来。
  牢牢把握党校姓党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是学校,但不是普通学校,而是党教育培训执政骨干的学校,政治上必须有更高要求。党校的根本属性是政治机关、政治学校,肩负把方向、谋大局、促改革的职责。北京市委党校位于首都,必须始终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自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实际行动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
  牢牢把握党校办学的主业主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做好党校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强化主业主课,引导学员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切实履行好教育引导领导干部补钙壮骨、固本培元的崇高使命,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始终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
  牢牢把握质量立校的重要要求。党校培训既要实现“量”的增加,又要突出“质”的提升,要坚持质量立校,坚持高标准办学,着力抓好教学科研质量,全面提高党校工作水平。做好党校工作,要把“质量立校”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统筹推进教、研、咨、宣融合发展,在精品课程、精品论著、精品报告、精品文章、精品项目方面形成丰硕成果。加强名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关心青年人才成长,夯实“首善一流”党校的智力支撑。完善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办学质量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使教学科研、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管理服务、学风校风等各方面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
  牢牢把握从严治校的基本方针。严格党校校纪、校规,本着对党负责、对学员负责的态度,对学员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敢抓敢管、严抓严管,不允许任何人搞特殊。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制,做到政治上绝对忠诚、组织上坚决服从、行动上遵规守纪。
  牢记“国之大者”,聚焦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发展党校事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北京作为首都,有责任也有条件在新征程上一马当先,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立足首都功能把握党校发展定位。首都发展的本质是首都功能的发展,北京党校事业应紧扣“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与“四个服务”基本职责,紧密围绕首都功能发展优化干部教育体系,通过主课主业引导广大学员补钙壮骨、固本培元,培养造就一批批“讲政治、能扛活、有情怀”的领导干部。紧紧围绕首都功能需求推进科研资政工作,聚焦“都”与“城”、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重大关系和“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五子”联动、城市治理等重大问题找选题、出成果,提升服务首都发展大局的能力。
  对标中心任务提升党校办学治校水平,加强改革创新增强党校发展动能。不断推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管理服务、学风校风等各方面工作的创新,积极探索“两个不同于”的教师管理体系,全面激发发展活力。完善激励创先争优、担当作为的政策和机制,提高教师的成就感、荣誉感。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学科带头人”计划,建好“青年学者基本文献研读会”等青年成长平台,加强梯队化、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培养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党校英才。
  保持严的基调夯实党校发展保障。自觉把“党校姓党”全面贯穿党校工作始终,高标准抓好理想信念教育、高质量推进党的理论创新、高要求加强从严治校、高水平运行管理服务体系,持续加强政治过硬的清朗党风、治学严谨的模范师风、勤学深思的优良学风、争先创优的务实作风建设,以严的主基调保障各项事业发展,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北京篇章贡献党校力量。

(作者系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guabiao
更多
关注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