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资政 >>热点透视 >> 工作参考|发挥优势服务中心大局 推动决策咨询提质增效
详细内容

工作参考|发挥优势服务中心大局 推动决策咨询提质增效

时间:2023-01-10     作者:高国舫【转载】   来自:学习时报   阅读

工作参考|发挥优势服务中心大局 推动决策咨询提质增效

作者:高国舫    来源:学习时报

 

浙江省杭州市委党校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形成具有辨识度、美誉度、引领度的高质量咨政成果为目标,积极发挥党校特色优势,在强化内容聚焦、拓展研究主体、探索开放机制、优化激励考核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提升党校决策咨询能力,做好服务中心大局工作,打造党校智库品牌。
  聚焦服务中心大局,整体推进咨政研究
  《条例》提出“党校(行政学院)决策咨询工作,应当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杭州市委党校坚持把服务中心大局放在重要位置,强化决策咨询的管理、业务一体推动,着力做好“供需”对接,大力促进高质量咨政成果产出。2020年以来,共有68篇咨政报告获得市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50篇。
  构建新型咨政工作体系。以学校出台的《推进新型特色智库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决策咨询工作实施意见》等制度为牵引,加强顶层设计。调整学校机构设置,在市情所基础上增设决策咨询工作部,增强组织力推动力。在“供需”对接中精准发力。注重跟踪党委政府最新政策,在部门对接基础上形成并定期发布咨政选题。推动重点选题研究,并强化过程跟踪,以成果论证等形式提升转化质量。强化重大导向。完善《校级课题管理办法》,建立围绕杭州发展重大问题的选题—立项—推动—转化链条。制定出台《重大成果导向激励与考核评价意见》,推动重大标志性成果产出。
  聚焦教研咨融合,推动多主体协同参与

《条例》要求“鼓励教职工、学员参与决策咨询工作”。杭州市委党校既积极发挥党校学科优势,提升咨政研究的理论高度,又充分发挥学员主体作用,促进教研咨深度融合。3年来,共有13项学员撰写的调研报告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将理论研究优势转化为咨政优势。依托党校党的建设、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研究优势,发挥党校申报立项的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优势,联系杭州实际,或以杭州为案例,把课题成果转化为杭州可以利用或借鉴的咨政成果。以特色研究团队凝聚研究力量。成立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数字治理和文化研究团队,将教研人员、参公人员、全市党校系统研究力量以及高校政府部门等力量统筹起来,在各自方向上努力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一批优秀的教研人员和一批科研咨政成果。注重放大学员集聚优势。一方面让教师的咨政研究走进学员,充分依托学员,如在学员中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深入了解情况;另一方面引导和支持学员独立或者组织团队,或者联合教师一起撰写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优化主体班次学员管理考核制度,将调研报告撰写纳入学员量化考核;完善学员调研报告撰写相关工作机制,在入学、流程和成果质量提升等环节抓好落实,安排指导教师全程进行指导;注重搭建师生沟通平台,通过跨班次学员论坛、同领域学员研讨交流等深化问题研究;注重学员咨政成果转化,学员撰写的调研报告择优在《领导参阅》刊发,将调研学习思考成果转化为推动杭州工作的实际成效。以精准服务助力咨政能力提升。定期开展市情讲座,邀请市委市政府研究部门领导就杭州市情和咨政研究选题等进行辅导;面向不同对象、层次分类开展咨政辅导;抓好青年教师重点培育,组织青年教师一线调研活动等。
  聚焦开放合作,提高协同攻关力
  《条例》提出“党校(行政学院)科研工作和决策咨询工作应当面向社会,加强与实际工作部门和政策研究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同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整体优势”。杭州市委党校积极搭建平台、优化机制,努力形成咨政研究网络。
  搭建部门合作平台。与市咨询办、市政府研究室等重要部门开展战略合作,合作推动平台课题研究。3年来,共建平台推动课题18项,10项成果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依托各特色研究团队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如文化研究团队与市委宣传部合作开展杭州市“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研究,社会治理团队与政法委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研究等。抓实核心部门对接。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日常信息交流,组织列席旁听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安排年轻老师到重要部门挂职锻炼,努力实现与中枢部门的“同频共振”和“并联协同”。强化党校系统统筹。全面落实全市党校咨政一盘棋的理念,做好区县党校咨政资源挖掘,通过联合调研、典型案例征集等挖掘地方实践难点、亮点,丰富研究素材;通过联合课题、团队建设等整合区县咨政研究力量;通过成果评奖发掘优秀成果。同时加强推动指导,以选题联动发布、课题立项调研、业务培训、成果评奖、畅通报送渠道等举措带动区县党校咨政工作发展。
  聚焦成果导向,提高决策咨询影响力
  《条例》强调要建立健全符合党校(行政学院)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重视科研和决策咨询成果的考核和评价,推动决策咨询成果的转化应用。杭州市委党校积极探索符合党校咨政成果产出的制度机制。3年来,共获得全国、全省党校系统优秀咨政成果9项,全市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2项。
  不断优化激励考核评价制度。以高质量为导向,不断优化激励考核制度,统筹运用校级激励办法推动科研咨平衡;将咨政成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定要求,把推动高质量成果产出与推动教研人员成长相结合。加强《领导参阅》品牌建设。《领导参阅》是杭州市委党校咨政成果集中展示和服务党委政府的重要载体。积极树立品牌意识,严格按照《条例》“严明政治纪律,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的要求优化审稿机制,把好质量关;强化政治把关,实行政治问题一票否决;优化《领导参阅》版面;结合咨政报告主题精准化匹配报送领导等。积极拓展转化渠道。利用系统资源并加强与社科联等的合作,积极拓展报送渠道,努力提高咨政研究站位,不断扩大咨政研究社会影响力。
              (作者系杭州市委党校副校长、二级教授)

 


guabiao
更多
关注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