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科建设 >>精品课程 >> 工作参考|树牢“课比天大”理念 打造教学精品
详细内容

工作参考|树牢“课比天大”理念 打造教学精品

工作参考|树牢“课比天大”理念 打造教学精品

——哈尔滨市委党校全面推进课程开发建设

作者:刘东春   来源:学习时报


哈尔滨市委党校高度重视课程开发建设,始终树牢“课比天大”理念,加强和创新教学工作,潜心打造“精品课”,以精品铸造促整体提升,推动党校教学高质量发展。
  外引内联,开发系列精品名课。精品课建设是提升党校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有力抓手。哈尔滨市委党校强化名课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分层分类打造国家、省、市、校四级品牌课程。引进校外高端名课。每年确定6—8个国内顶尖院校中与哈尔滨市情实际匹配度高的专家学者指导课题,突出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进行高层次专题辅导,形成校外高端名课效应。汇聚各方大家名师。根据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安排,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讲授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新兴经济业态前沿知识、省市情等专业化能力培训相关课程。同时,在获评市级名课品牌的课程中,确定1—2门重点课程进行重点打磨,参加全省教学竞赛、精品课评选,打造本校教师的省级名课品牌。激发潜能深耕竞课。通过举办教学竞赛和精品课评选的方式,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建。选拔8—10门课程,作为市级名课品牌进行推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开设领导干部市情讲坛。提高门槛严格准入。经过教学新专题“三级备课、两级试讲”层层筛选把关,通过学员教学质量评估和专家教学督导双管齐下,推动授课教师不断改进完善课程,提高授课质量水平,为名课打造奠定坚实基础。
  精心设计,构建“全链条”教学体系。统筹抓好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构建科学、系统、规范的党校教学设计体系。科学谋划主业主课。开展“课程对标”活动,利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网上党校”教学资源,全面对标对表,构建总论+分论+地方实践+微论的“1+N+ 1+X”课程体系,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体系化、规模化、系统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达到总课时的81.3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占比达到理论教育的85.67%。活化党性教育形式。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以特色鲜明的“8+1+1+1+1”培训模式(即3个月学制,在校理论学习8周,封闭式军训1周,开展抗联精神体验式教学及“三进、三同、三促”活动1周,市内社会调研及撰写调研报告1周,革命传统教育及党性分析1周)和半军事化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淬火”作用。党性教育课程达到总课时的23.8%。强化能力培训拔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听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开设专题、开发微课。找准与党委政府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开发“打造创新引领之都”“打造现代农业之都”等课程。开展“哈尔滨办事不求人改革实践”等案例教学,构建“党校教师理论解读+基层一线干部实践阐释”的双师赋能教学,开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等课程。为学员开展微党课、知识竞赛、学员导课、辩论会、学员讲堂、荐书活动、书法展、社会公益、文体比赛等活动搭建平台。
  突出特色,打造地方红色教育品牌。开设体现地方特色的教学课程,是优化教学布局、提升培训质量、助力创新发展的有效载体。哈尔滨市委党校在哈尔滨所辖的国家级一类革命老区尚志市设立分校,运用“红色阵地+教学内容”“历史寻访+故事表达”,解锁红色教育资源,高质量开展干部培训。依托资源拓宽路径。创新“基本原理辅导+特色课程+实践体验”课程体系,采取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学、激情教学、讲授教学、表演教学等7种模式开展东北抗联红色教学。分校还面向全国党员干部开展培训活动,平均每年接待省内外百余个班次、6000余人次,既有省内地市学员,也有广东、河南等省及港澳地区学员,还有清华、北大、浙大等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挖掘内涵构建矩阵。搜集整理编写10多部史料和教育读本,创作20余部文学作品,设立8个专题,开发18节教学内容,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在习近平总书记到尚志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的龙王庙村,开设现场教学和理论课。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特点和需求,设置6种党性提升类教育培训菜单,设计6条现场教学线路,形成由赵尚志纪念园、赵一曼纪念园、石咀山廉政文化园、暴风骤雨纪念馆、赵一曼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抗日烈士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一面坡铁路红色教育基地组成的“三园三馆一基地”现场教学矩阵。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市委党校与分校实现全方位对接,加强工作指导和业务统筹,发挥系统整体合力,增强教学承载力。尚志分校与数十家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培训关系,成立教学基地,以对外开展党性教育活动为牵引,助力文旅康养产业加速发展,为持续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委党校)



guabiao
更多
关注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