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资政 >>学术研究 >>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详细内容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时间:2022-04-15     【转载】   来自:安顺日报   阅读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张桂芬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提出了“坚持人民至上”等十个方面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同志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他以惊人的洞察力和胆略,善于发现总结并热情鼓励支持人民群众的经验和创造。其思想不仅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肯定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而且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实现了历史发展动因和归宿的有机统一。

“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一,人民创造。今天,我们常常说,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人民至上的要义,是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是历史的主人。这是其一。其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相信人民群众的能力。对此,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早就有了结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回溯到我们的源头,也就是《国际歌》所唱的,“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动力机制上来说,首先是以人民为中心力量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动力的发展。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发展依靠人民,一切发展通过人民,这样的发展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人民的活力,把各方面人才更好地使用起来,鼓励基层群众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新路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对一些短时期还看不准的事物,不要急于下结论,也不要搞无所谓的争论。要支持在探索中前进,并且坚持对的,改正错的。

第二、人民所有。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不是最终的道理和最终的目的。作为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不仅要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肯定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而且要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绝对所有权,实现历史发展动因和归宿的有机统一。

人民所有,是全体劳动人民的伟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所有的基本实现形式,就是共享发展。应该说,五大发展理念包括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再次重申了发展的常识,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共享发展,主要是解决发展的机会和成果如何实现全民共享,使人人都能参与发展过程、分享发展成果的问题。

第三、人民评价。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发展是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是否为了人民、发展是否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是否由人民共享?这应当由实践来检验,由人民来评判,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近年来,习近平同志在多种场合一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由人民群众来给改革发展“打分”的问题。

(作者工作单位:中共安顺市委党校)



guabiao
更多
关注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