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党校“教学布局应当坚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为更好贯彻落实《条例》要求,突出党校主业主课,更好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福建省龙岩市委党校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设计安排、教学创新实践等三个方面着力,不断提升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实效。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多角度、多学科开发课程,构建了由“总论课”“分论课”“地方特色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体系,涵盖30多门课程。其中“总论课”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课程;“分论课”主要包括“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念与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等课程;“地方特色课”包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助力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为例”(案例教学)等课程。
优化教学设计安排
严格落实《条例》关于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布局的要求,将党的创新理论贯穿教学全过程,教学设计更加突出主业主课。
教学布局凸显中心地位。不断优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能力培训与知识培训的教学布局,主体班教学设计突出党的创新理论的中心地位。2021年秋季学期中青班教学计划设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模块,共14门课程,占课程总量的27.3%;2022年春季学期处级干部进修班教学计划设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模块,共9门课程,占课程总量的30%。
教学基地体现主题融合。近年来,龙岩市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的红色、绿色资源实现深度融合,更加彰显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题。如在上杭县推进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馆外延伸配套现场教学点建设,拓展打造新时代“民主建政模范”“经济建设模范”“作风建设模范”等新主题。其中,“民主建政模范”是指作为乡镇人大工作示范样板在福建全省推广的才溪镇人大主席团“1479工作法”,将中央苏区民主建政的历史模范与新时代新实践的现实模范充分联系起来。在主体班的教学设计中,重点安排在这些主题融合的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教学线路贯通中心主题。龙岩市委党校规划设计的6条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精品线路被纳入龙岩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推荐方案。其中包括坚定理想信念、新思想新实践等6个主题。如围绕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等主题设置的新思想新实践线路,具体包括古田会议旧址群(含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会址)、长汀水土保持科教园、全国林改第一村武平县捷文村、生态文明实践样板村云寨村和尧禄村、漳平永福龙车村、生态文明实践样板园区漳平台创园等6个教学点。
开展教学创新实践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工作创新和教学实践,努力提高党校教学质量。
开办特色专题班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为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提高党史学习教育实效,在2021年春季、秋季学期先后开设龙岩市领导干部“学党史、强党性”专题培训班、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微党课师资能力提升培训班,把闽西中央苏区红色资源开发的课程纳入教学安排,着力提高党史教学效果。
创设特色教学空间。为更好地引导学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立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田会议会址这一珍贵红色教育资源,在党校校内仿制会址场景建设古田会议主题教室。2021年7月建成启用后,探索开展描习教学,使经典著作学习沉浸化、实操化。
研究干部教育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党校要有一套检查的办法,努力使党校党性教育不仅能够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龙岩市委党校对党性教育成效的评估工作进行了新探索。近年来,陆续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跟踪问效工作,形成的研究报告《铸魂育人·学以致用中管金融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示范班跟踪问效报告》,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出版。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