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员天地 >>调研成果 >> 安顺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社会融入调研报告
详细内容

安顺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社会融入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24     作者:张桂芬 赵岩【转载】   来自:安顺党政干部论坛

易地扶贫搬迁是“挪穷窝”“拔穷根”的治本之策,更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路径。当前,安顺市已经很好完成了“搬得出”这个“前半篇文章”,2021年4月,省委、省政府授予安顺市生态移民局“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7月中旬,省政府印发《2020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安顺市作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三个市州之一,受到表彰和激励。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破解这个难题,顺利实现搬迁群众“社会融入”是一个关键课题。基于此,如何聚焦好、研究好、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快融入”问题,我们开展了深入调研,剖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安顺新市民现状

安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繁重,全市34.39万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存在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发生率高、扶贫成本大,地震活跃带和地质灾害多发、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安顺建成8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计18811户82103名群众享受搬迁政策红利,搬离“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穷乡僻壤,住进沿路的城镇、园区,在充满生机活力的地方成了“新市民”,其中17646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通过搬迁安置实现整体脱贫,在小康路上开启了“新市民”的人生。

二、新市民社会融入存在的问题

搬迁群众社会融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因自身多因素的制约,在社会融入进程中,存在问题与面临矛盾具有特殊性、复杂性。搬迁群众成为新市民后,社会融入面临各种新问题新挑战。      

1.生产方式转变存在一些困难。搬迁群众进入城市前,在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里,每家每户都是按照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进行劳动生产。由于个体劳动生产效率较低,仅满足于自身家庭基本生活需求。宥于搬迁群众长期生活在农村,习惯饲养家禽和种植,却因搬迁而改变了种植的传统和饲养家禽的习惯,对于祖祖辈辈靠农耕为主的村民来说,生产方式的改变造成了困难。

    2.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不适应。搬迁群众进入城市,居住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导致他们很难融入新的生活,发生了从乡风乡情到城市社会的转变。在传统社会里,面对的是浓郁的农村风情、淳朴的民风民情,家族之间、邻里之间、乡村之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在安置点,是不同区域的群众相聚、共住,居住形式、利益关系、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区域分布、城市风格、自然环境等的差异,搬迁群众一时难以适应,存在“文化丢失感”,留念乡村,回归“老屋”等情绪。

    3.生活习惯变化带来行为上的一定约束。传统生计到现代生活的转变。过去他们的生活基本上是日升劳作,日暮而息,周而复始。生活是缓慢、安静、单纯、悠闲的状态。他们来到城市后,看到的是一个多样的、丰富的、快速的社会现实。需要面对霓虹灯、高架桥、吆喝声、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等城市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差距。而且原居住地同村子的人互动频繁,乡村道路没有斑马线、人行道,不受约束。步入城市后,行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红绿灯等,对于新市民而言,自由自在的农村生活因搬迁后行为习惯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短时间内是无法适应的,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4.身份认同转变导致短期内难于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后,他们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了,社会身份和职业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从农民转变为市民,随着身份的转变,他们的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是农民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体转型过程。因此,新市民要从内心深处认同自身身份转变会存在一定的困境。作为乡村居民,其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相对较小,而自由支配时间较宽松。早起床、晚起床,早下地、晚下地,何时吃饭,何时休息,基本上都随个人喜好,不受规则、纪律、时间、空间、他人等因素控制和制约。而进入城市后,面对城市规则与时间要求,一切活动都要受到拘束,短期内难以适应。如何与人相处生活、如何与他人合作共事都是搬迁群众面临的困境。

    5.共同体意识缺乏是部分搬迁群众文化水平和思想素养不高造成的。安置地居住着来自不同村落的群众,旧的人际关系修复困难。加之新市民的社会空间发生了改变,从村落空间到社区空间,形成了差异化的多元空间,导致他们难以达到社区认同。一方面,安置点来源广泛、人员构成复杂,导致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陌生,增加了社区人际关系交往的难度。并且大部分新市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素养不高,邻里之间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破坏了新环境中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安置点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的改变,短时间内新市民无法达到社区共同体认同。        

    6.情感寄托困难化解需要政府社会长期耐心引导。搬迁就是搬习俗、搬思想,搬迁群众融入安置地绝不是简单的非农化问题,还有一个农民变市民的思想意识问题,许多传统观念、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搬迁群众生活习惯和心理与城市环境有距离。他们由于长期受落后封闭思想的影响,传统农耕文明根深蒂固。面对贫困落后的现实,普遍存在浓厚的宿命思想,安于现状。长期的贫困落后导致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致使他们一方面渴望尽快融入城市,另一方面又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处于矛盾的焦虑中,导致新市民的情感无处寄托。

三、推进新市民社会融入的对策建议

面对这些问题,经过调研,发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工作、生活和心理上的融入程度虽然在不断增强,但整体上融入状态并不理想。从融入障碍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不仅遭遇着工作融入“欠佳”、生活融入“低质”和心理融入“边缘”的现实困境,而且面临着政策、社会和个人三种因素上的多重制约。由此,调研报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期为各级职能部门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和可行性参考。

    1.创新新市民就业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民生之基。是搬迁群众能否稳得住、能生活、有发展的关键环节。营造宽松就业环境,制定有利于搬迁群众就业的政策支持,提供可选择、适合的就业岗位,真正让想就业、能就业的群众顺利就业、安心就业、成功就业。同时,还要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燃眉之急,尤其是那些无儿无女、失去劳动能力、家庭负担重、因病返贫、身体残疾等弱势群体,用足用好国家兜底政策的保障作用。结合安置点实际,加大项目引进和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为新市民提供就业保障,积极开展就业培训,使其掌握相关技能,增强其人力资本,进一步提高新市民融入新环境的经济能力。一是采取场租补贴政策和创业奖励政策,给创业的新市民发放场租补贴和创业奖金,从而激发新市民勤劳致富;二是提供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鼓励新市民大胆创业,给创业的新市民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激发自力更生的内生动力;三是拓宽就业渠道,解决搬迁新市民就业难的问题。针对45岁以上大龄劳动力和妇女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各安置点应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积极引进专业的家政服务公司入驻社区,整合社区45岁至60岁的闲散劳动力资源,以家政、环卫、护工为主帮助新市民灵活就业。

    2.充分发挥新市民“就业险”作用。“就业险”由中国大地保险为新市民量身设计的。该产品保险对象为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中16至60周岁男劳动力和16至55周岁女劳动力,主要为这一群体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调整期的生活问题。就业调整期可以每月领取失业补助450元,失业保障期限最高90天,每人最高保额1350元。建议安顺用好“就业险”政策,针对部分新市民因为不可控因素(如:疫情)不能按时返岗,导致没有收入难以维持生计的情况,可以以15天为一个赔付阶段,按照每天15元的赔付标准,提供不超过90天的失业赔偿,进一步缓解新市民的担忧。帮助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解决融入难、生活难等问题,充分发挥“就业险”促稳定、强保障的作用,不断夯实就业服务,帮助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解决就业“后顾之忧”。

     3.注重人性化管理。通过整合居委会、业主会(楼栋长)、物业等力量,健全居委会+楼栋长+物管+网控的“人防技防”管理体系,注重人性化管理,全面加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针对部分新市民不满意房屋楼层选择的问题,政府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措施。将年龄大的、残疾的、行动不便的、患有重大疾病等新市民安排在较低的楼层,方便其日常生活。二是针对部分新市民故土难离、乡愁难解的问题,采取流转小面积土地供其使用的措施。通过流转土地专供搬迁群众使用,一分地一年交纳一定的租金即可,搬迁群众不仅可以步行到菜园拾掇菜地,还可以根据自己意愿种点小菜,既解决了乡愁,又降低了生活成本。三是针对部分新市民文化水平低甚至不认字,记不住自己住的地方,找不到家的情况,采用图案标识的措施。在社区每栋单元楼外墙显眼位置,张贴老虎、大熊猫、长颈鹿、马等不同动物图案作为导航,用以区分和辨认,以便于搬迁老人、小孩等部分特殊群体顺利找到自己的家。

4.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是选配熟悉脱贫攻坚政策、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抓基层治理的党员干部担任安置点管理工作,多层次、多渠道选派、聘用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充实和加强新市民社区安置点工作;二是采取单独建、流动建、联合建等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实施安置地干部与新市民结对等帮扶机制,帮助新市民尽快融入社会;三是采取分类设岗、承诺践诺、积分管理等方式引导搬迁党员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创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道德讲堂”“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开展新市民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基层群众感恩奋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宣讲活动,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全面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杜绝乱办酒席、铺张浪费等不文明行为。教育引导规范新市民行为和生活习惯,共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5.主动引导参与社区管理。为了帮助新市民尽快融入新的社区环境,应增加他们主人翁意识,畅通新市民参与自治的渠道,健全新市民与户籍居民共同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机制,依法推选新市民、小区业委会、楼栋长等代表进入社区居委会、议事会、监委会等自治组织,吸纳新市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保障新市民民主权利,参与社区管理。

      6增强社区共同体意识。为了使搬迁后的新市民能够尽快走出原有乡土社会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政府相关部门应为其搭建相应的社交平台,拓宽新市民的融入渠道,鼓励他们多开展交往活动,从而扩大新市民的社会关系网络,逐步构建以市民文化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关系。一是采取活动联办、资源联享、文化联结等方式,发动新市民与户籍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促进新市民与户籍居民互助友爱、和谐共进。各安置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举办具有本地特色的休闲娱乐活动,增加新市民之间沟通交流和近距离相处的机会,结成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其快速融入新环境,从而增强新市民在新居住地的归属感和融入感。二是支持鼓励有意愿的新市民投入社区工作、组建公益类社会组织,建立以“趣缘”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引导新市民广泛参与,带动更多新市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guabiao
更多
关注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