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贵州“红色学府” 创建一流特色省级党校
作者:吴刚平 来源:学习时报
近年来,贵州省委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坚持政治建校、人才强校和开放办学,努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打造贵州“红色学府”,创建一流特色省级党校。
党校姓党: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把坚持党校姓党作为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
加强党校政治建设。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贵州省委党校高度重视强化学习教育、深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第一时间安排列入校委会和中心组集中学习。同时,组织开展党校各部门分层级的深入学习和研讨。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领学促学作用,带领全校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校教职工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突出教学主业主课。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始终坚持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严格按照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和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20%的要求进行。目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为重点的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内容,在一个月以上主体班次的课程中比重达到了85%以上,党性教育课程比重达到了30%以上。其中开发的“准确把握和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以遵义会议、苟坝会议为参照”等60余门党性教育课程,深挖贵州党史教育资源,深受各主体班次学员的欢迎。
强化科研服务大局。始终坚持党校科研工作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近年来,党校实施科研项目开发主体班次课程专项工程,对校级以上立项的科研课题,规定凡通过校级集中评审通过的课题成果,均开发成课程列入主体班教学使用,先后开发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贡献”等50余门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进入主体班教学。组织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余项,获立项30余项。组织申报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省委全面改革重大调研课题、省社科规划课题等省部级课题数百项,获立项60余项。此外,《贵州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调研报告》获省主要领导批示。
人才强校:夯实教学科研支撑
通过在“引、培、管、用、服”方面着力,打好“人才引进”和“教师培育”组合拳,为新时代党校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实施高端引智。高端人才引进实行“一人一策”,综合运用事业平台、项目支持、柔性引才等措施,引进一批名校博士、名教授、名专家,形成老中青相结合、高中级人才相配套、层级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目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到了75%,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占比达到了47%,师资力量得到有效提升。
推进名师培育。一是实施培训和传帮带。党校及时组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示范教学等培训活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发挥传帮带作用,由党校资深教师带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聚焦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组织开发省级好课程,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二是推动练好岗前基本功。党校综合运用岗前培训、校内实践、跟班听课、联系指导、挂职锻炼、学科服务、讲题打造、课题研究等培养举措,对所有新进教师进行锻炼培养,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是精准开发个体潜能。党校对教师队伍进行“一对一”画像,根据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和优势,为其确定发展计划,使教研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对“潜力股”教师依托贵州省干部教育培训名师工作室,探索合作新模式,为教师开拓视野、提升素质提供平台。四是突出高质量成果导向。党校出台创新师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表彰办法,引导教师潜心研究、多出精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开放办学:激发党校培训活力
坚持开放办学,注重上下互动,加强对外联动,统筹力量、整合资源、协调推进,不断增强党校办学活力。
上下互动,激发办学活力。凝聚系统力量,发挥系统优势,纵深推进各级党校的办学治校水平不断提升。出台统筹联动机制,以全省党校系统精品课、职称申报评审、党校系统名师工程、科研交流和评奖、科研和决策咨询联合攻关等为抓手,强化对市县党校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开展师资共享、科研合作、干部互派挂职和学习交流。一方面帮助市县党校提升办学水平和保障能力,另一方面整合资源,不断扩大省委党校的教学科研影响力。如,通过与市县党校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好教材、好案例”建设,形成了充分反映贵州时代特征、地域特色、适应不同层次干部工作需要的教材体系和案例库。再如,加强新媒体运用,探索“贵州党校公开课”,搭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平台,实施省市县党校“三级联动”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对外联动,激发培训活力。在抓好主体班次培训的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培训力度,提高对外培训质量。在对外培训中,突出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把需求调研贯穿训前、训中、训后全过程,精准把握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干部培训培养计划。一是加强合作扩大规模。党校与中央直属单位以及中央在黔单位、省直各系统单位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全面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贵州干部教育教学资源。二是办出特色提升质量。党校结合贵州发展形势,重点围绕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培训、知识培训等方面进行相关课程建设,推进形成涵盖“党性修养红色教育”“共同富裕贵州实践”“大数据+数字经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红军长征在贵州”等贵州特色的专题培训板块,着力突出贵州“红色牌”“大数据牌”“乡村振兴牌”“民族牌”“生态牌”办学特色,受到学员好评。今年8月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党校仍然接收外培班49期,学员达到5000余人。
〔作者系贵州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省委讲师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