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科建设 >>学科模块 >> 工作参考|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详细内容

工作参考|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时间:2023-03-22     作者:马宝成【转载】   来自:学习时报

工作参考|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应急管理学科的开创与全面发展

作者:马宝成      来源:学习时报


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和2008年应对汶川大地震,从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全面开创、快速发展。为大力提高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原中央党校和原国家行政学院的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开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发展。领导干部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促进了应急管理学科的开创和发展。2018年,新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组建后,校(院)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不断创新、科研咨询持续发力、对外交流与合作逐步深化、师资队伍日益壮大、平台建设更加有效,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得到了全面发展,形成了独具校(院)特色的学科学术体系,在我国应急管理学科学术建设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为党和国家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事业发展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筹建时期
  2003年非典疫情应对暴露了我国应急管理的“短板”。为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特别是提升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原中央党校和原国家行政学院按照中央要求着手开展领导干部应急管理教育培训,把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作为重要支撑,开始推动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相关工作。
  开展应急管理教学科研咨询。原中央党校聚焦涉外应急领域、“三农”问题、企业管理领域、社会稳定和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由点到面地开展应急管理课程开发和干部培训工作。2003年,原国家行政学院成立了“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有关问题”研究课题组,开展应急管理系列课题研究,一体化推进应急管理课程开发、科研、决策咨询等相关工作,涵盖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网络舆情、经济风险、群体性事件与社会稳定等;出版了《公共危机管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研究》,成为应急管理学科学术建设准备阶段的重要成果,为突发事件应对法立法以及干部教育培训作了初期准备。
  探索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为提升培训效果,原中央党校就开展应急管理案例教学多次组织研讨,开发了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案例教学课程。原国家行政学院回应非典疫情防控对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出的需求,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全面开始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举办“省部级干部灾害应急管理”专题研究班。随后,每年都陆续举办3—5期各类应急管理省部级、司局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次。同时,为应对网络舆情事件,开展了媒体沟通教学,于2007年举办了首期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专题培训班,探索舆情沟通方面的教学方式创新,为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开展学科建设合作交流。2006年,原国务院应急办委托原中央党校承担课题《应急管理重大理论问题研究》,2007年11月,原中央党校与原国务院应急办合作,对省(市、区)政府秘书长、法制办主任、应急办主任以及中央部委应急管理负责人等约300人开展培训。2004年,原国家行政学院与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共同主办“危机管理:全球的经验和警示”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美国、印度等21个国家地区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围绕危机管理的体制与理论、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经济领域危机管理等开展研讨并形成初步共识,为应急管理学术平台建设,全面推动应急管理学科学术建设奠定了基础。
  
开创时期
  2008年抗击汶川大地震加快了领导干部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的步伐。从2007年到2012年,原中央党校在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科研咨询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原国家行政学院在原国务院应急办指导下,成立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建设专门机构,培训班次课程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科研咨询成果持续涌现,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应急管理教学基础设施逐步建立,学历学位教育开始起步,应急管理学科建设进入开创时期。
  建立健全专门应急管理教研机构。2008—2010年原中央党校成立了由时任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组成的应急管理项目组负责有关应急管理的教学科研工作。2007年底,原国家行政学院成立国家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承担应急管理教学科研机构建设各项事宜。2008年,原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得到了原国务院应急办的实质性支持,为后来应急管理教研机构的成立奠定了基础。2010年4月26日,原国家行政学院增设应急管理培训部(挂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牌子),从体制上保障了学科建设的快速顺利推进。
  持续加大应急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力度。2009—2011年原中央党校在4期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分别开设了“社会稳定”“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突发公共事件与危机管理”“转型期的社会稳定”研究专题。原国家行政学院先后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厅局级公务员应急管理、行政学院院长应急管理等专题研讨班以及应急管理骨干师资培训班等;相继开展中德、中英、中欧、中美等应急管理国际合作项目。2010年12月14日,习近平同志到原国家行政学院视察调研,专门观摩了来自14个发展中国家的31名公务员参加的“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和模拟新闻发布的教学活动,并与教师和学员亲切交谈。
  不断强化应急管理科研咨询。2008年原中央党校开展应急管理领域系列典型重大案例调研,形成应急管理案例研究报告汇编,于2009年组织编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读本》《公务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读本》等。2011年原国家行政学院与公安部、民政部等部门共同出版国内第一本《中国应急管理报告》。2013年出版“中德灾害风险管理项目研究成果丛书”7部著作。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广泛开展应急管理学术交流合作。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原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建设得到英国、德国等不同形式的支持。2009年,先后有200人次赴德国进行学习交流。2010年,原国家行政学院与公安部等共同举办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为院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注入了国外经验。建立了应急管理双周论坛的研讨机制,形成了应急管理学术交流长效机制。
  探索开展应急管理学历学位教育。原国家行政学院依托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开始了应急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MPA)和博士生学历学位教育。通过中欧应急管理项目,选送学生赴法国进行交流学习。随后招收应急管理博士后进站工作,有效促进了学科学术发展。
  大力推进应急管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原中央党校编写了《应急指挥模拟仿真实验室建设项目》《中央党校应急指挥模拟仿真实验室建设项目》等,建成了决策支持可视化系统,以及应急指挥模拟实验室、新闻媒体应对模拟实验室。原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学楼和学员宿舍楼顺利完工,建成应急管理模拟演练大厅、新闻发布厅、心理体验室、模拟演练导调室、案例教室等;应急管理专题培训项目、应急管理案例库项目纳入中央财政预算;获批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为应急管理基础和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快速发展时期
  进入新时代,应急管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管理学科学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教育培训体系日臻完善。原国家行政学院在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正式组建了教学管理处,实行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模式。围绕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开发了36门专业课程,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大力推进案例教学、模拟演练、论坛式教学、结构化研讨等教学方式创新。在国内率先采用指挥部整建制培训方式,实施多指挥部联合演练。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成为国内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高地。
  科研咨询取得丰硕成果。原国家行政学院依托中德灾害与应急管理项目,由中德双方共同出资资助,开展了项目研究;依托案例库项目,开展研究型案例工作,以项目支持方式正式启动暴雨洪涝、泥石流、矿难、群体性事件、地震巨灾、井喷事故、新闻媒体引导和风险沟通等案例和演练课程开发。每年支持2—3项演练课程开发和改进工作。这一时期,中心教研人员共出版应急管理专业学术著作25部,发表学术文章200篇。16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中央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推动了相关应急管理公共政策的制定出台。
  国家应急管理案例库建设大力推进。案例库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类型,全方位搜集整理国内外典型突发事件素材,并进行数据分析。目前,案例库在库资源达100多万条,案例素材3000多个,典型案例数10个,成为国内内容最权威、数据最丰富、功能最齐全的应急管理案例库,为应急管理决策咨询和教学培训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学科学术机构快速健全。原国家行政学院对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作了较大幅度调整、完善,中心设立了综合处、教学管理处、交流合作处和应急管理教研部。2012年,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加挂“中欧应急管理学院”牌子。同年,中欧应急管理合作项目启动暨中欧应急管理学院揭牌仪式举行。2014年,中欧应急管理合作项目纳入中国对欧政策文件中。同年,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成立。形成了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三位一体”架构。学术机构的整合完善,为学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全面发展时期
  2018年3月,原中央党校和原国家行政学院职责整合,组建新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承担校(院)应急管理教学培训和相关科研、咨询、国际交流合作工作。2020年4月,国务院学位办发布《关于推动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通知》。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应急管理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学科建设进入全面推进时期。
  完善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中心围绕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成12门应急管理课程开发优化。不断创新“案例导入—分组研讨—总结点评”的案例教学方式和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及处置的模拟演练教学方式。加大集体备课力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中攻关打造系列精品课程,其中讲授课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评为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五届精品课。
  围绕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拓展研究领域。围绕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点领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4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10多项。出版一系列教学和科研成果。2021年,按照中央和校(院)委会要求,组织编写《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干部读本》,2022年,出版《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等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培训教材。2021年开始研创出版《中国应急管理蓝皮书》。广泛开展调研和决策咨询工作,撰写决策咨询报告。其中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培训的相关研究报告获得中央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科研咨询成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力和政策咨询影响力不断扩大。
  切实规范研究生培养,提升学历学位教育质量。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课程开发,先后开设“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公共安全治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前沿问题研究”等课程。出版《危机沟通》《危机决策》等硕士研究生教材。2019—2022年,累计招收博士15名,学术型硕士2名,指导MPA学生60名。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新时代新征程,应急管理学科学术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找准学科学术发展定位,厘清学科学术发展思路,落实学科学术发展举措,全面推动应急管理学科学术发展,努力打造党和国家培养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能力的高地和应急管理高端智库,为党和国家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guabiao
更多
关注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