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平台 >>党校声音 >> 以学风建设为抓手推进从严治校
详细内容

以学风建设为抓手推进从严治校

以学风建设为抓手推进从严治校

作者:朱文鸿  来源:学习时报


学风问题既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学风体现党的精神面貌,是党风的表现,学风建设的状况直接反映了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状况,在党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新时代推进干部教育学院从严治校,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全面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和行动相统一。
  学风对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重大。学风问题并非孤立的,它不仅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也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的学风如何,对广大领导干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对全党的党风建设以至社会风气都有一定影响。”学风是党风的表现,学风就是党风,领导干部在培训当中展现的精神风貌是干部作风的表现,领导干部所表现的学习态度、班级所营造的学习风气都事关培训的成效,也事关党的作风。因此,学风建设的状况直接反映了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状况,进而与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相联系、相表里、相统一,因此应当从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来认识并推进全党的学风建设。与此同时,领导干部的学风对社会风气亦有着深刻影响。纵观中国历史,凡是吏治清明、政风清正,社会就会笃信和睦、尚德重文;凡是官德不彰、政风不正,社会就会道德不倡、天下不宁。“官德彰则民风淳,官德毁则世风降”,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得出的深刻结论。要深刻认识党的干部在良好社会风气引领中肩负的重要责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努力做优良学风的示范引领者和坚定维护者。
  坚持把严肃学风作为从严治校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干部教育培训,是党政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在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精准定位,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学风折射政风。强调干部教育培训的学风建设,正是为形成优良的作风和政风夯实基础。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学风,是对干部作风建设的外延进行拓展,它是“严管干部”的重要一环。以往诸多案例都表明,很多党员干部群体的“小毛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理,最终很可能会演变成大问题。为干部教育培训学风建设建章立制,目的正是要及时遏止一些苗头性问题,肃清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不正之风。要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学风考核评估机制,评估结果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评价体系,对学习积极主动、素质提高快、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及时进行奖励、优先提拔使用;对学习消极敷衍、学习成效较差、各项工作起色不大的,及时提出批评、坚决作出调整,切实形成“优者优先、后者靠后”的良好用人导向。
  坚持正学风与转作风、改文风一起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作风、学风和文风,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作风正,学风、文风就会端正;而学风、文风是否端正,又直接反映作风的好坏。正因如此,当年我们党开展延安整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就是把三者统筹起来一并推进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也是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强调的。解决学风问题,不能就学风谈学风,必须与解决作风问题、文风问题结合起来。只有三者协同推进,才能标本兼治、形成合力、取得成效。要充分估计到作风、学风、文风存在的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作者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教授)


guabiao
更多
关注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