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参考|聚力“四个下功夫”提升党校科研水平
作者:董成喜 来源:学习时报
科研工作是党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党校科研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积极彰显“为党献策”的党校独特价值,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主阵地作用。当前,提升党校科研水平,就是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党校初心,扎实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的“大学问”,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努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积极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在引智方面下功夫,加大创新理论研究。党校作为党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必须踔厉奋发、主动作为,做好聚才引智工作,加强与实务界、学术界、理论界合作交流,发挥资源整合和集体攻关优势,努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一是充分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建设平台,广泛发动党校特聘专家顾问、主体班学员、党校系统教研人员等多方面研究力量,采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共用”合作机制,努力构建跨部门、跨系统、校内外协同发展的学术研究新格局。二是加强党校与政府职能部门、企业社会团体、高校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等的交流合作,通过组织召开理论研讨会、综合性论坛、学科类讲坛等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广聚名师大家、共话学术焦点,积极推进研究资源整合互通,促进研究力量合作互补,不断提升党校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三是发挥党校学科集聚优势,汇聚党校精兵强将,组建多批次、跨学科、跨部门的专题研究小组,着力开展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分批分期推出有分量、有深度、有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形成系列“研究专刊”,定期向党委政府有关部门报送参阅,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当地落实落细、见行见效。
在献策方面下功夫,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党校作为党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要做好理论研究、对策研究这个探索规律、经世致用的大学问,履行好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一是献好“研究阐释”之策。充分发挥党校的学科优势、学术优势、话语优势,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把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研究深、阐释透,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二是献好“理论研究”之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为牵引,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总体性研究,深入研究其科学体系、原创性贡献,加强对“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等重点议题的深度研究,推出更多有分量、有价值、有特色的理论研究成果。三是献好“解决问题”之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聚焦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主动加强与党委和政府的沟通衔接,遵循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完善决策咨询供需对接机制,不断提高建言献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成为党委和政府想得到、信得过、用得上的参谋助手。
在传声方面下功夫,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应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作用,努力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一是积极加强与各类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不断拓展理论宣传渠道,努力在“三报一刊”、党报党刊、学科报刊、主流网络等媒体上发表高质量文章,全方位、多层次、高频率地发出“党校好声音”,发挥党校在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发声亮剑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切实发挥党校主管主办的期刊、报纸、微信公众号等理论宣传平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阵地作用,不断加大名师名家的约稿组稿力度,集中推出研究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高质量理论文章,营造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擦亮党校融媒体平台的“金字招牌”。三是主动开展下基层宣讲活动,着力建设一支有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的宣讲家队伍,通过走进社区学校、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开展“零距离”“面对面”宣讲,努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强基方面下功夫,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党献策”必须拥有一批问题意识强烈、专业知识扎实、具有系统整体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培育人才是关乎全局的重要环节,要下大气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人才队伍。一是深入实施名师工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学术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等拔尖人才培养,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努力打造一批有影响、有声誉的党校名师大家。二是着力打造“青年英才”计划,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青年教师导师制,探索退休教授参与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机制,健全青年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实践锻炼、蹲点调研机制,努力扶持党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进步,并把青年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三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出台具有党校特色的教师管理体系,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增强党校教师岗位吸引力,引导党校教师致力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
(作者系北京市委党校科研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