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资政 >>学术研究 >> 党校教师要勤于善于调查研究
详细内容

党校教师要勤于善于调查研究

党校教师要勤于善于调查研究

作者:闫永清   来源:学习时报


“党校教研人员要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常到基层,勤接地气,真切感知前沿性创造实践、经济社会实际运行状况、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忧,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为分析解决问题获取客观全面、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努力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为党校教师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校教师要勤于善于调查研究,在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加强理论指导。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巨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党校教师要深思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以此为指导,进一步优化调研思路,扎扎实实开展好调查研究。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作为必读文献,反复读、深入读,学懂弄通,使我们的调查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避免走偏。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调研成果。
  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也是党校教师开展调查研究的前提。做好调查研究,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问题,围绕学员的“两带来”问题,确定调研方向、重点和题目,做到谋事在前。要科学设计调研的方法、步骤和环节,在调研中做到有的放矢。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应当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深入调研,见微知著,敏锐地洞悉发现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苗头性、倾向性等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弄清事物的本原和来龙去脉,深入分析研究,找准问题的关键点、突破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强化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是党校教师做好调查研究的科学思想方法。要克服“单纯用电脑去搞科研”“关起门来搞研究”等片面做法,真正走出校门,走进基层。在调研范围上体现全面性,在深入研究上体现体系性,把握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敢于正视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要找准调查研究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针对调研反映出来的问题和需求,进行系统研究和分类梳理,在问题解决上体现精准性,在对策建议上体现可操作性。只有用系统的观念,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观察事物,调查研究才能做到全面、客观、准确。
  促进成果转化。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强调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党校教师的调研成果也要发挥出实际效用,调研成果要实现进课堂。在调研中发现好的案例,可以作为党校的经典教学案例,发现好的素材,可以作为学员研讨的主要议题,把大量真实的案例融进党校的课堂,让党校课堂充满生命力。咨政建议要努力进决策。做深做细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推进调研成果进决策,切实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做到研有所获、研有所用,真正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委党校)





guabiao
更多
关注微信公众号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