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党更加统一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党更加统一 作者:郑权 来源:学习时报 1943年8月8日,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发表讲话,指明了党校办学的正确方向以及学员学习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讲话后来收录在《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今年是中央党校成立90周年,重温讲话,感悟党校一脉相承的初心,唯有与时俱进地传承党校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才能在服务民族复兴伟业中赢得更大的荣光。 办党校,“使我们党更加统一”。要在思想上争夺领导权。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抗日战争后期,“正是世界处在很大变动的时候”,“我们的任务很艰巨,要进行两个革命”,“现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将来是社会主义革命”。要完成这两个艰巨任务,必须要有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有全党的团结一致。在全民族抗战的背景下,共产党与国民党只有在斗争中才能求得团结,但在党内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中,还存在着小资产阶级思想,例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散漫性、自发性等。在无产阶级同小资产阶级及其他阶级的较量中,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无论如何不要放弃领导权”。领导权不是向人能要来的,更不是强迫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在实际利益上、在群众的政治经验上,使群众懂得哪一个党好,跟哪一个党走他们才有出路,这样来实现的。所以,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让中国几万万农民跟无产阶级、跟共产党走,“使人民觉悟,使人民团结起来”,这就是党校里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我们办党校就是为了争夺这个思想领导权,“为了要换这个朝”。 要有统一的意志。“学校里的学生、工作人员统统要为达到这样的目标而努力”。毛泽东指出,现在大家在一个学校里学习,要有一个一致的意见、统一的思想,要达到一个统一的目的,否则,有人要学经济学,有人要学哲学,有人想看小说,有人想学外国文,那末,我们的学校就不好办,也办不好。“学习和各种活动也要统一,要有一致的意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全党要统一。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两种宗派主义,一种是教条主义的宗派主义,搬洋教条,夸夸其谈;还有一种是经验主义的宗派主义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明确提出,要“不结班子,结成一个大党”。虽然“我们党成立二十二年了,经历了三个革命时期,但还没有造就好,我们党还不统一,水平也还低”。这样的革命政党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标准,更不能完成中国“两个革命”的重任。“我们要从今天做起”,团结一致地坚决地向敌人斗争。所以,要“讲清楚这个方向”,“我们要有这样的自信心”。 “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要完成革命,就要有合格的党员干部队伍。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943年,随着共产国际的解散,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在国内,随着抗战即将由战略相持阶段转向战略反攻阶段,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根据地大片恢复,中国革命形势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党员干部队伍迅速发展与壮大,同时也带来了人员成分的复杂和思想的多元。党校的学员,“大多是从前方来的,从战场上回来的;一部分是从边区各地来的,从工作中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在延安的,离开工作来学习的”。如何教育好这一大批抗战后入党的新党员?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我们的干部还必须懂得“现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将来是社会主义革命”。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有经济的条件,有政治的条件,包括全国大多数人民相信共产党的领导。所以,党校两年学习的主要内容,“要参加整顿三风、审查干部,学习党的历史和马、恩、列、斯的著作。此外,军事班还要学军事课,文化班还要学文化课。一共是六门课。”参加整风和审查干部,使“两只眼睛都亮了,还有什么革命不可能胜利呢?另外,还要学党的历史,党的二十二年的历史都要学习,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学下去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不怕牺牲,能够无限忠心,能够联系群众,能够独立工作,能够遵守纪律,团结一致地坚决地向敌人斗争”。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政治品格,同时,忠诚又是具体的实践的,需要在各种考验中不断加以锤炼。“要在战斗中,在监狱中,在法庭上经受考验”。毛泽东指出,“整顿三风、审查干部、反对胡宗南进攻、六年抗战以及十年内战都是斗争,反对机会主义、反对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也是斗争,就是要从这些斗争中来考验你是不是无限忠心。”党校是培养、锤炼党员党性的重要阵地,做好这一工作,才能使党员干部最终为劳苦大众办好事。 共产党人是“人民的一部分”。在全民族抗战的推动下,国民党、共产党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国民党是只需要老百姓“出兵出钱”,而共产党“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的党是人民的代表。”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国民党是对立的,一个要人民,一个脱离人民。党内曾经有一部分人离开过人民,“中国的人口百分之八十是农民,我们讲的人民主要就是农民。”牺牲农民群众的利益去迁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他们不仅脱离了农民,甚至连中等资产阶级也脱离了,我们要同这种现象作斗争。群众是否认可、拥护干部,最后的盖棺论定,就是衡量的一个标准。群众领袖是要群众封的,是群众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确认的。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所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在抗战中威望大大提高,力量也大大增强。 党员干部要有自信心,“并且要学好本领”。我们的任务很艰巨,要进行两个革命,都要在我们手里完成。完成这两次革命不是像煮一顿饭或造一所房子那样简单,而是要有自信,又要学好本领。毛泽东在讲话中说,“中国的民主革命是艰难的”。我们的敌人,“外国的帝国主义,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没有一时一刻不是在想要消灭我们”,“因此我们要警惕,不要像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上了他们的大当”,“搞起来以后,就一脚把我们踢开了”。党员干部要有和国民党进行斗争的高超本领,“这次国共合作,我们可不要再上当了”。党校就是要做好提高自信心和本领的工作,这样才能对党员干部有帮助,对党有帮助。 干部既要遵守纪律,又要注意身体健康。共产党人对党员干部既严格纪律,又关爱关心。毛泽东在讲话中深情地说,“你们各位很长的时间都在工作中,没有机会学习和研究,身体有的还不大好。这次到党校来,不仅得到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使长期工作疲劳的同志有一个休养的机会。休养好了,学习好了,将来出去做事情。” 党校要采用“联系斗争实际学习理论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关系革命成败的关键。早在1941年底,毛泽东就把“实事求是”确定为中央党校校训,号召全党要实事求是。1942年2月,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毛泽东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中,更鲜明地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也由此,中央党校成为整风运动的策源地,对推动全党整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次开学典礼讲话中,毛泽东对党校如何教育干部,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党校中有两种培养教育干部的方法,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抽象学习理论的方法,另一种是联系斗争实际学习理论的方法。过去的方法属于第一种,把人都学笨了。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能使你们把问题搞通,可以保证你们在两年之内提高一步”。党员干部到党校学习理论的目的,是联系实际解决问题。针对当时国内的革命斗争实际,毛泽东在讲话中鲜明地提出,尤其是在争取群众方面,“我们共产党也要进行宣传,要根据群众的实际情况去讲,不要犯教条主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进修一部〕 |